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 未来产业潮涌赣鄱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10-13 15:55:31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10-13 15:55:31
AR眼镜重塑交互体验、车网互动让新能源汽车变身“移动充电宝”、脑机接口让曾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脑机交互”场景走进现实……当前,这些前沿技术已走出实验室,未来产业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它们真实可感、触手可及,正以看得见、用得上的形态融入人们的日常。
为长远、向未来。今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开展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争取国家未来产业示范工程和应用场景在我省落地试点,积极培育生物制造、低空经济、氢能、新型储能、核技术应用等产业。如今,我省未来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9月25日,观众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人工智能展区参观智能眼镜设备
政策领航筑牢未来产业根基
发展未来产业,犹豫不决只会错失蓝海。今年年初,我省印发《江西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区域和六项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6年,未来产业培育重点领域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转变。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生物、未来健康、未来显示、未来航空等领域全面发展,全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肩负重托,江西有没有把“担子”担起来的能力?
一方面,我省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671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3个百分点,保持了5.5%以上的较快增速,为未来产业布局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我省产业实力持续跃升,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2.8%,多元优化的产业结构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物质支撑。
超薄型高性能电解铜箔、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终极显示技术”MicroLED……在未来产业的探索、突破中,江西的超炫“黑科技”向人们展示着“看得见的未来”。
当前,江西各地都在积极部署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
例如,围绕“当下稳增长、中长期谋转型”,萍乡市制定出台《2025年萍乡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萍乡市先进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0年)》《萍乡市未来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等政策文件,形成“传统产业升级+特色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政策支撑体系。
再如,南昌市印发《南昌市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指出,到2026年,面向未来的产业基础更加牢固,未来产业发展逐步起势,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初步构建集“先进技术研发、高端智能制造、前沿场景应用”于一体的未来产业生态体系,未来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生态共荣焕发产业雨林生机
“十四五”以来,江西牢牢把握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深入推进“1269”行动计划,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1年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进入全国工业“万亿俱乐部”,2025年有望达到1.2万亿元左右。
显而易见,我省已经迈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如今的江西,就像一片生机勃发的“未来产业雨林”,参天林木拔地而起,繁茂的枝叶共同撑起绿色的穹顶,各类“科创植被”——不同地区的产业板块正欣欣向荣地自由生长。
抚州市有“先锋植物”的敏锐。聚焦超级铜、高性能电解铜箔等高端产品,打造先进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国内顶尖研究团队,推动镁合金轻量化材料加速实现产业化突破;全力打造全省高端装备产业试验区(精密制造方向),中志二期、佳时特华创等项目开工建设,已竣工投产高端精密制造项目3个,年底将新增7个项目竣工投产……立足未来产业培育,抚州市积极布局新材料、高端精密制造、石墨烯、竹纤维、先进高分子材料、生物制造等细分赛道。
九江市有“板根乔木”的闯劲。聚焦全省六大“主赛道”和9条“高成长赛道”,九江市超前谋划未来健康、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航空和人工智能“4+1”未来产业:投资30亿元的彭泽天红核科技反应堆主厂房工程全面推进;投资5亿元的瑞昌核物理应用研究院加速器研发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投资70亿元的大湖塘钨矿暨钨产业园项目2万吨/年钨产品冶炼技扩改全面开工;上海重塑能源氢燃料电池、中广核氢醇一体化新能源产业园、中鹏未来绿色甲醇等项目加快推进。
景德镇市有“老茎生花”的智慧。依托“厂所融合”优势,景德镇市全面融入全省未来航空产业发展布局,获批全省航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试点,创新制定航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和14项配套细则,设立6亿元江西新质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全力支持航空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合中航工业602所、昌飞公司等龙头企业筹建旋翼飞行器制造业创新中心,《景德镇低空空域规划方案》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力破解发展低空经济的“卡脖子”难题。
聚力攻坚打造未来产业高地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6年,形成一批500亿元级、千亿元级未来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区,培育先导试验区20个左右。建设未来产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制造业(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20个左右,引育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20个左右。
锚定目标,奋楫扬帆。江西各地有信心有底气有动力,已在谋划下一步工作思路,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思路,着力打造全国未来产业创新培育发展高地。
上饶市种好“产业林”。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专项行动,推进重点产业链群融合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入选全国百强产业集群,光学元器件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以未来储能、未来健康、未来材料为突破口,力争在优势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新余市筑好“创新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重点产业链群建设,加速数字赋能和绿色低碳发展,梯度培育优质企业矩阵,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前瞻布局未来能源、未来显示、未来材料等新赛道,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加快打造体现新余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工业强省建设贡献新余工业力量。
鹰潭市铺好“转型路”。深化落实“1269”行动计划,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集群;同时,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研究制定铜基新材料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五大赛道融合发展路径,重点在AI算力等14个应用领域和257个关键铜产品上攻坚突破,力争两年内高端铜基新材料产值突破千亿元。
南昌市组好“先锋队”。以现实性基础和前瞻性探索发展未来产业,组建六大领域(AI、VR、低空经济等)工作专班,建立四专推进机制(专门、专人、专注、专业),积极创建省级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培育新增长点;一体推进“传统产业深度转型、新兴产业做强做大、未来产业抢占赛道”,力争电子信息产业链年营收超3000亿元、汽车及装备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C919飞机在昌交付3架份,新增1—2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活力奔涌,未来已来,江西正以未来产业滋养全省璀璨未来。
(全媒体见习记者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