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社会> 正文

《中国青年报》联合Soul创始人张璐团队调研,发布大学生AI心态报告

编辑: 肖霞来源: 经济晚报2025-10-13 16:44:08

  当人工智能从科幻构想变为日常存在,大学校园早已成为这场技术革命最活跃的实践前沿。2025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联合由Soul创始人张璐团队打造的社交平台Soul App,共同发布《2025年大学生AI使用行为与心态洞察报告》,真实展现了新一代“AI原住民”与智能技术的互动状态。

  调查结果显示,99.2%受访大学生已接触并使用AI,65.9%在遇到问题时会“下意识先找AI”。从渠道偏好来看,AI工具以3.34分的渠道偏好评分(满分5分),超越传统搜索引擎(2.60分)与社交媒体(2.81分),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47.1%受访大学生坦言“离不开AI”,近八成受访者将其视作“可闲聊的朋友”。

  如今,AI不再只是简单的工具,而是逐渐渗透到学辅助、职业准备乃至情感陪伴等多个层面,深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思维与生活轨迹。正如调研所指出:“我们正站在认知范式迁徙的历史节点,AI不仅是辅助工具,更在重塑新一代的生活方式——但越是人机共生时代,越要找到‘人该成为怎样的人’。”

  在应用场景上,AI呈现出多元渗透的特点。在学方面,不同学科学生呈现出显著差异。理工农医专业学生更倾向于使用AI辅助代码撰写文史哲专业学生更多借助AI进行文本润色经管法专业学生则偏好利用AI制作PPT和报表,艺术教育专业学生更多将AI用于图像生成和视频剪辑。生活里,近半数学生通过AI查询常识、制定旅游计划,还有不少人用其获取兴趣领域入门指南或处理图像视频;社交与情感层面,超六成学生借AI提升沟通技巧、缓解社交尴尬,近八成会把AI当作闲聊对象,甚至有26%的学生在情绪低落时向 AI寻求安慰,这一比例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网友反馈”持平,恰好呼应了Soul创始人张璐团队对年轻人情感陪伴需求的关注。

  尽管AI带来诸多便利,大学生的“AI焦虑”同样不容忽视。43.5%的受访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核心担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62.3%担心“过度依赖AI导致思维懒惰,丧失独立思考能力”,53.7%害怕“对AI产生情感依托,忽视身边人”,46.3%忧虑“影响现实社交能力,不愿与真人交流”。其中,文史哲专业学生焦虑感最为突出,不仅整体焦虑比例高,对“职业被AI替代”“思维能力削弱”的担忧也更甚。面对这些焦虑,大学生并未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寻找应对之策:超六成计划学AI相关知识,让技术为己所用;近六成选择提升专业能力,增强自身不可替代性。他们普遍认为,AI时代的核心能力是“与AI互补”,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人机协作等成为最需培养的素养,不同专业学生也结合自身特点实践——文史哲学生锤炼深度思考,艺术类学生强化情感创意,理工农医学生优化技术应用,正如调研总结的“发展驾驭AI的‘元能力’”。

  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与Soul创始人张璐团队的此次调研,不仅用数据呈现了AI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现状,更勾勒出新一代年轻人在技术浪潮中的清醒选择。他们拥抱AI的便利与高效,却不陷入过度依赖;接纳AI的情感陪伴,却始终珍视真人情感温度。这份理性与自觉,正是当下大学生面对AI浪潮时最鲜明的态度,也为“人机共生时代该成为怎样的人”这一命题,给出了属于青春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经济晚报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