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答好“科创+产创”融合答卷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11-12 15:48:49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11-12 15:48:49
日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在南昌举行,大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产业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为主题,邀请1000余人齐聚南昌,着力打造一个集政策解读、成果展示、案例分享与合作对接于一体的高层次交流平台。
像这样的平台,汇聚多方智慧,正是促对接、破壁垒、疏堵点的绝佳实践。会上还发布了《中国市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能力研究报告》,表明南昌2011年到2023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持续高于全国平均值,融合指数从52.4%提升至57.9%,增幅为10.46%,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国前15,呈现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大会开幕式上,10家单位共同参与科技服务与成果产业化创新发展联合体成立仪式,涵盖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搭建协同平台;同时,12个项目在会上正式签约,包括6个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和6个产业创新合作项目,涉及高校与企业技术合作、园区与企业产业共建等领域,为“两创”融合落地见效注入实际动能。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现场
创新成果加速落地
南昌是兴业之地,产业基础坚实、创新动能澎湃。
2024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3%,总量占全省近四分之一,跻身“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创新能力稳居全省龙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3600家,增幅超50%;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52家,占全省26.1%。”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高世文介绍。
此外,南昌已经形成四大千亿元级产业链,其中电子信息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700亿元,规模居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首位。2025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1226.6亿元,同比增长3.8%。南昌华勤跻身超500亿元企业集团,龙旗信息、美晨通讯、勤胜电子3家企业跃升至200亿元级。
2025年5月,“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榜单发布,洲明科技连续四年稳居榜单,成为LED行业唯一实现四度蝉联的企业。同月,由洲明科技全资控股的南昌市洲明光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建设Micro及MiniLED显示和照明生产基地,聚焦超微间距产品商用化,抢占新型显示技术高地,预计2028年产后年营收超18亿元。
2016年以来,南昌努力推动VR产业实现“实力从小到强、应用从少到多、品牌从无到有”,2024年全市VR及相关企业实现营收871亿元。拥有华为、阿里、腾讯、紫光、海康威视等一批国内外VR相关领域头部企业,10家2025年中国VR50强企业,形成移动智能终端与VR产业“双向互动”。
江西科骏、江西格如灵为全国VR+教育领域龙头企业,落地项目案例均超千例;菱形信息专注VR+工业仿真、VR+文旅领域,产品市场认可度高;小核桃科技紧盯行业热点,应用场景由VR+职业教育、实训向虚拟人、大空间拓展……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VR应用场景和应用示范项目加速落地南昌。
与此同时,南昌吸引欣旺达、华创、杭电、维科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落户,培育江铜、凯迅光电、泰豪科技等一批本地企业做强做大……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愈发增强。
2024年,新能源产业突破400亿元大关,实现营收419.8亿元,较上年增长6.6%;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19.8%,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创新制度清障赋能
从实验室的“开头一公里”,到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继续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随着创新主体队伍不断壮大,为让更多“纸上成果”变为“地上产业”,南昌创新实施“一企业一博士”行动,已为131家企业匹配162位博士及12个博士团,形成“一企一博士、一产业N团队”的协同创新局面,显著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在构建产业创新平台体系上,南昌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装备等8个主导产业链。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24家;省级创新平台超500家;江铜中试基地等16个中试平台入选省级中试平台项目库,今年又再次新申报16个中试平台。
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各类产业创新平台通过提供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标准制定等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风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例如,中微半导体拟研发的“GaAS基红黄光应用的MOCVD设备开发”项目获江西省首批特别重大专项试点项目。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南昌主攻未来信息(含未来显示)、未来交通(含未来航空)、未来能源、未来生物、未来健康、未来材料六大方向,按照“小分队攻坚、大部队推进”工作思路,聚焦AI、VR和未来显示、低空经济、生命健康、先进材料、新能源6个优势赛道,组织6个未来产业共建新小组重点攻坚,同时积极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
与此同时,南昌先后出台电子信息、汽车、航空、生物医药、现代针纺、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一产一策”以及支持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人才招引、金融支持等多个专项政策,构建普惠政策全面覆盖、专项政策精准发力、阶段性政策加力提效的政策体系。其中,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政策东风吹拂,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变成市场应用的成熟产品,它们不再是静默的宝藏,而已成为滋养产业升级的活水源泉,正为南昌这片热土注入驶向未来的磅礴动能。
(全媒体见习记者 曾莎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