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社会> 正文

江西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11-14 16:01:06

  11月13日,记者从“十四五”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江西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发布实施《江西省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江西省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全省妇女儿童事业不断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步入了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成长空间持续拓展、权益保障日益完善的新阶段。


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江西强化孕产妇和0至6岁儿童集中管理,建有113所政府举办的妇幼保健机构、155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39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32个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孕产妇死亡率降至5.35/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2.6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3.96‰,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婚检婚登机构紧邻设置达到全覆盖,婚检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十四五”期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3.3亿元用于困难家庭妇女“两癌”检查,中央及省级政府性基金救助城乡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9998人。累计为513.53万人次提供出生缺陷防控服务,省级财政资金1.06亿元用于接种HPV疫苗,80余万名适龄女生受益。试点推行“健康副校长”工作机制,全省已有3110所中小学配备健康副校长,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良比例上升至66.97%,位居全国前列。


接受教育程度提高


  江西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园位)90.6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5.04%;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28%,提前完成2030年儿童发展纲要目标。女性接受终身教育的渠道更加畅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生占比为50.4%,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籍女生占比为58.18%。在全国率先颁布《江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打造“幸福赣家力量”服务品牌,建成覆盖城乡的社区(村)家长学校2.1万个,培养专兼职家庭教育指导者7000余人、志愿者5.7万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14.2万场(次),惠及家长儿童274.4万人次。


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妇女儿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高位,保障标准持续提高。连续五年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孤儿区域性机构养育,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十三五”末增长43.7%,残疾孤儿照料护理补贴省定最低标准较2021年建立时增长25%。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情感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全省16万名“爱心妈妈”结对17万名儿童。2021年,江西女职工产假加奖励假调增至188天,并给予男方护理假30天,全力保障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权益。


参与决策管理作用显现


  妇女参与决策管理程度得到提升,女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全省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落实《江西省关于鼓励和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的若干措施》取得实效,女性牵头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比例达30%,科技特派员中女性占比达到33.5%。举办巾帼科技创新成果对接活动,促成女科技工作者与企业家签约合作50余项,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女性就业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全省女性就业规模保持在四成以上,在科教文卫、新经济业态等领域占比稳步提升,其中互联网领域创业女性超70%。“鹤舞赣鄱”女大学生就业支持、女性职业规划与发展大赛等一系列支持机制激发妇女就业创业活力,她们在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电商直播、公益慈善等领域成为重要力量。五年来,全省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286.92亿元,扶持妇女创业17.01万人次,女性技能培训达到130.39万人次。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江西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不断提升妇女儿童公共服务水平。数十项与妇女儿童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省级服务重点内容,150家国有博物馆、113家文化馆、113家公共图书馆和2.2亿册少儿文献构建良好文化环境。全省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6个,县(市、区)基本建有至少1所规范化托育服务机构,积极构建生育友好环境。

  出台全省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赣州市列入全国第二批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修订修正关于妇女儿童和生育等多部关键性地方性法规,覆盖了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到生育支持、母婴保健等方面。将12338妇女维权热线与12345并线运行,建成省、市、县12338妇联法律维权服务中心117个;各级妇联联动司法鉴定中心、律师事务所建立妇女儿童司法鉴定援助中心42个、维权法律服务站117个,达到了市、县全覆盖。

(全媒体见习记者 曾莎莎)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