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江西省“打假治敲”举报电话:0791-88912728

首页 > 社会> 正文

银发映警徽 铁脚板护民安——江西最美基层民警翁红华

编辑: 李盛元来源: 经济晚报2025-11-20 17:04:14

​  “翁警官,我家孙子放学没人接,您能帮忙照看一下吗?”“翁警长,楼上漏水把我家天花板泡了,这事儿您得出面评评理。”在贵溪市铜都街道贵冶社区,只要提起翁红华的名字,居民们都赞不绝口。这位头发已染霜华的57岁老民警,用31年从警生涯的坚守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动人篇章,成为江西“最美基层民警”群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1992年退伍从警,翁红华的公安足迹遍布监管一线与社区前沿。在贵溪市公安局看守所担任副所长的13年间,他用“情感教育”的温度融化冰封的心灵,以人性化管理唤醒在押人员的良知。四川籍在押人员杨某因贫困绝望而情绪消沉,翁红华不仅送去衣物用品,更用日复一日的谈心疏导化解其心理症结。杨某刑满释放后,千里迢迢送回“公正文明执法,真心精诚教育”的锦旗,成为他监管工作的生动注脚。13年近5000个日夜,他制止在押人员自杀自残事件100余起,消除安全隐患600余处,用责任筑牢监管安全防线。

  2023年,鹰潭市推行“派出所主防”警务改革,55岁的翁红华主动请缨,从看守所副所长岗位重回社区一线,挑起贵冶社区警务工作的重担。这个常住人口7260余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65%的老旧社区,成了他新的“战场”。“要干好社区工作,先得把群众的门敲开、把心焐热。”带着这样的信念,他提着装满警民联系卡和花名册的旧公文包,三个月内走遍社区每一户人家,日均步数超两万,用“铁脚板”踏出了警民连心路。



  85岁孤寡老人邵善英双脚感染肿胀的那天,翁红华二话不说便弯腰将老人从四楼稳稳背起,一路护送至医院。得知老人与浙江亲人失联三十余年,他又开启了跨越千里的寻亲之路——上百个电话、无数次信息核查,终于帮老人联系上弟弟。当电话两端传来久别重逢的哽咽声,翁红华才发觉自己沙哑的嗓子和磨破的鞋尖都已不值一提。93岁的薛权吾老人拒绝更换老化电线,他就每天带着糕点上门探望,用真诚赢得信任;老党员黄菊凤突发急症晕倒家中,他第一时间破门施救,陪伴至病情稳定。“老人家到我背上来”“有困难找我”,这些朴实的话语,成了他对群众最坚实的承诺。

  面对社区矛盾纠纷多的难题,翁红华创新推出“一壶茶”调解法:第一杯暖人心、第二杯以情感人、第三杯述纠纷……七杯茶的功夫,就把邻里间的“心头结”化作“顺气丸”。居民家因漏水引发赔偿纠纷,他泡上热茶耐心疏导,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邻里因琐事动手,他以真实案例普法说理,化解积怨多年的矛盾。两年来,他用这套调解法成功化解纠纷130余起,化解率100%,实现“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为筑牢社区安全防线,翁红华组建80余人的“铜城义警”巡逻队,采取“警察蓝+网格红”的“车巡+步巡”模式,让群众随时能看到警灯、见到警察。他创新“早看窗帘晚看灯”工作法,通过观察独居老人的生活痕迹掌握其健康状况;建立69个“指尖警务微信群”,实时推送反诈预警和安全知识;每天早中晚三次护学,守护孩子们的平安路。在他的守护下,贵冶社区保持着“零发案”的纪录,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

  从监管场所的“暖心所长”到社区群众的“贴心管家”,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公安部监所管理局缉枪治爆先进个人、江西省最美基层民警、新时代赣鄱先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墙上的锦旗与胸前的奖章,见证着他的忠诚担当。如今,满头银发的翁红华依然每天穿梭在社区的街巷里,警徽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正如他常说的:“只要群众需要,我就永远在岗位上。”这抹扎根基层的“警察蓝”,用半生坚守诠释了最美的为民初心。

(全媒体记者 许玉宸 文/图)


相关新闻

经晚直播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