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健康> 正文

保监会收紧健康险监管 “百万医疗险”恐难无条件续保

编辑: 来源: 澎湃新闻2017-11-16 14:41:00

健康保险产品将迎来更严格的监管。
 

11月15日,保监会向业内就《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这是在2006年颁布健康险管理办法后,时隔11年业内再次启动对健康保险监管办法的修订。
 

就两版管理办法来看,主要差别聚焦在三大领域。
 

一是进一步规范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动范围,由过去的机构上报、监管审批,转变为划定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动范围不超过基准费率的30%这条“监管红线”。这对于目前市场上热销的“百万医疗险”来说,将对未来公司承诺续保带来一定影响。
 

二是新版规定明确了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起见不得低于5年,且护理保险不得以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之外的情况作为给付条件。这意味着,过去以“万能险”形式设计的长期护理险或将“隐退”。
 

三是本次《征求意见稿》新增了关于“健康管理服务与医保合作”的相关规定,对于健康保险产品额外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价格作出了限制。

“百万医疗险”恐难无条件续保

随着新办法要求短期健康保险费率浮动范围不超过基准费率的30%这一限制,目前不少公司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将遭到“暴击”。
 

过去,短期个人健康保险产品可以进行费率浮动,保险公司在销售产品时,在基准费率基础上,在费率浮动范围内,合理确定具体保险费率。此后,保险公司将费率可浮动的短期个人健康保险产品报送审批或者备案。
 

而根据《征求意见稿》,将来短期健康险费率浮动有了30%这条“天花板”。这意味着,假设消费者投保了一款一年期的健康险产品,将来无论发生任何变故(保险条款中特别注明的除外),未来这个消费者再来续保的价格不得超过基准费率的1.3倍。
 

目前,市场上热销的短期健康险多为“百万医疗险”,从最早推出这类产品的平安、到众安在线和刚上线不久的腾讯“微医保”,现在主打的都是这类产品。据业内不完全统计,目前推出“百万医疗险”这类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公司约有35家。
 

简单来说,这类产品多为一年期的医疗险,消费者一年少则只需要交纳几百元保费,就能获得最高多达上百万的保额。业内人士表示,一旦30%的费率浮动上限确定,那目前这类产品的续保成本将大幅提高,目前部分产品承诺的“无条件续保”恐难维系
 

严防护理保险“变异”
 

长期护理保险“变脸”成为“类万能险”的情况在新规之下将不复存在。
 

相比2006年的监管办法,本次《征求意见稿》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期限和保障范围作出了进一步明确规定。
 

从期限来看,新规要求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期间不得低于5年,从而在根源上防范了“长险短做”的情况;从保障范围来看,新规明确,护理保险不得以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之外的情况作为给付条件。翻译过来就是,除了真正出于护理需要的情况,其余情况都不能额外赔付。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部分护理型保险被设计成万能险的形式,这类保险产品会约定在保单生效几年后可无无条件以0退保费退保,且同时享受之前几年的保单收益。而新规新增的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规定,正是与这类产品设计相悖。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新增了针对“健康管理服务与医保合作”这部分内容的管理办法。当下,不少保险公司在提供健康险服务的同时,健康管理服务也是各家公司推广产品的“兵家必争之地”。新规要求,健康保险产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其分摊的成本不得超过净保险费的20%。超出以上限额的服务,应当单独定价,不计入保险费,并在合同中明示健康管理服务价格。这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司间通过“附加服务”而产生恶性竞争从而破坏行业规范的情况。
 

同时,顺应目前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保险公司销售健康保险产品,不得非法搜集、获取被保险人除家族病史之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也不得要求投保人提供。这意味着,保险公司不得基于被保险人除家族遗传病史之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等进行费率浮动,从而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保人的权益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583.05亿元,增长4.45%,占到前三季度人身险大类保费收入的15.4%。

编辑:张竹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