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市级 > 南昌> 正文

高标准打造大南昌都市圈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编辑: 王琴红来源: 经济晚报2019-08-01 14:27:00

         7月31日,记者获悉,《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已于近日印发。
记者注意到,规划从规划基础、总体要求、优化空间格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共建高端化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协同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现代化、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创新都市圈发展的体制机制、组织实施等10大方面阐述了具体发展方向、目标举措等。

      【目标】
       到2025年成为推进中部崛起勇争先的旗舰

  据了解,大南昌都市圈包括南昌市、九江市和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区,宜春市的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和靖安县、奉新县,上饶市的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含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2018年,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179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10506亿元。
《规划》提出主要目标分近期、中期目标,远景谋划。
近期目标:到2022年,都市圈发展的制度框架和规划、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南昌市、赣江新区和九江市、抚州市及周边县城同城化取得积极进展,规划对接、政策衔接实现重大突破,成本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基本形成并加快落地。
中期目标:到2025年,区域城乡融合、生态安全秀美、社会和谐稳定、文化繁荣兴盛、富有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都市圈基本建成,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态势稳定形成,成为江西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勇争先的旗舰。建成1-2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5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一批创新力和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领航企业,形成一批与领航企业网络共生的产业集群。
远景谋划:到2035年,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空间集约、生态优良、融合互补的都市圈发展格局更加成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国内国际影响力较强的现代化都市圈。

      【格局】
       打造“一核两极两轴、三组团多支撑”都市圈

  《规划》明确,优化提升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核心主导地位,强化九江、抚州两市中心城区战略增长极功能,构建九江—南昌—抚州和沿沪昆高铁通道两大发展轴,培育丰樟高、奉靖、鄱余万都组团发展能力,增强其他县市支撑功能,形成“一核两极两轴、三组团多支撑”的都市圈区域格局。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夯实自然生态本底,构筑“一带、两肺、九廊、多区”的都市圈生态格局。一带,是指百里长江“最美生态景观带”。两肺是指以鄱阳湖为主的水生态“蓝肺”和以山地森林为主的西部生态“绿肺”。九廊是指九大重要蓝绿生态河流和湖泊廊道。依托都市圈河流水系网络,以赣江、修河、锦江、潦河、抚河、乐安河、信江、昌江八条河流为主轴,建设集生态、水利、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蓝绿交织的河流生态廊道。多区是指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多个重要生态区的生态保护。
以开发区和新城新区为重点发展平台,积极发挥都市圈核—极—轴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中心两板块五片区多支点”的产业空间格局。一中心,即南昌市和赣江新区。两板块,即九江市和抚州市。五片区,即昌九产业片区、昌抚产业片区、昌奉靖产业片区、昌丰樟高产业片区、昌鄱余万产业片区。多支点,即发挥开发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转型升级主阵地作用,推进开发区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培育富有创新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领航企业,打造推进产业绿色高端化转型的“领头雁”。合理确定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营造产业关联、互为生态的发展格局。优化园区功能、强化产业链条、扶持重大项目、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腾笼换鸟”,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产业】
       共建现代产业体系

  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规划》提出,推进工业强省、旅游强省、现代农业强省战略在都市圈率先落地,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经济新动能培育工程,着力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都市圈,实施铸链、补链、强链行动,推进“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共建产业发展载体平台。增强产业承载和服务能力,夯实都市圈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支撑。推进开发区空间整合、功能集成、产业集聚、体制创新,坚持以“亩均论英雄”与培育创新能力并重,重点推进南昌高新区等打造超五千亿级开发区,南昌经开区、南昌小蓝经开区、九江经开区等打造超两千亿级开发区,培育一批超千亿级开发区。坚持“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鼓励园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1个首位产业和2-3个主攻产业,省级开发区重点发展1个首位产业和1-2个主攻产业。
有效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和转型方向,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进周边县市积极承接“一核两极”产业转移,着力构建平台、创新方式、强化管理、优化环境,实现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

      【设施】
       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区域信息通信枢纽。在优化都市圈综合交通网络布局方面,《规划》指出,建设多向畅通的对外运输通道。以高速铁路建设为重点,提升京九运输通道能力,形成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间的大能力、高速化综合运输通道。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和航道整治为重点,完善沪昆、沿江运输通道功能,强化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支撑。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重点,推动建设福州至银川综合运输通道,加快建设南昌至莆田的跨省快速通道,形成与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等区域的便捷联系。
同时,构建立体开放的国际运输通道。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指引,围绕“东进”“南下”主导方向和“北上”“西出”开拓方向,打造水、陆、空综合立体对外开放通道。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核心,加密国内干线航班,拓展东南亚国际航线和港台地区航线,积极培育洲际航线,形成覆盖全国、连接“一带一路”重点地区的空中丝绸之路走廊。  

编辑:朱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