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首页 > 市级 > 赣江新区> 正文

省工信委出台支持赣江新区发展的若干措施

编辑: 敖敏来源: 经济晚报2017-03-30 16:40:00

 省工信委出台支持赣江新区发展的若干措施

“17条”打造新动能新经济的引爆区

□本报记者 敖敏 文/图

  赣江新区内杏林白马博士研究院

  赣江新区是我国东中西部协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江西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创新的高地,是江西生产力最发达、智力最密集、发展环境最完备的区域,是承担国家重大改革和发展的综合性功能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和《江西赣江新区总体方案》,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赣江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近日,江西省工信委下发了“关于支持赣江新区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将在南昌光谷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培育产业集群等17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之成为“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的示范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引领区,新动能新经济的引爆区。

促进赣江新区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省工信委提出,将支持和帮助赣江新区围绕建设“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重要开放高地、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先行先试编制赣江新区产业规划,推动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引导推动产业向“两廊一带”、“四大组团”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按照做大存量、引进增量的要求,支持赣江新区选准主攻方向,加强与省内外产业集群对接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光电、生物医药、有机硅、纺织服装五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帮助赣江新区建立产业调度协调机制,推动赣江新区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对赣江新区符合条件的产业集群,优先列入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优先支持建设省级产业基地,优先向工信部推荐其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支持南昌光谷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把南昌光谷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采取股权投资等方式,一次性注入2000万元资金,支持其培育发展潜力大、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和创新创业型企业,打造“产业层次高、协同效应好、公共服务优、特色优势强”的产业集聚区。
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支持赣江新区依托南昌经开区的省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以现有汽车产业为基础,以轿车、客车等新能源整车为重点,引进整车企业及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中部一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推动江铃新能源等整车项目获取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帮助区内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
推动有机硅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围绕蓝星星火等龙头企业、关键配套企业,积极向工信部争取化工新材料进口替代、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专项建设基金等重大项目,依托省有机硅产业联盟积极开展上下游产业链对接帮扶活动,推动有机硅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赣江新区“两化”深度融合

  积极实施“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支持赣江新区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落户。协调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完善宽带网络建设,优化网络布局,提升宽带接入能力,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支持工业园区、企业创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园区、示范企业,支持示范园区和企业申报“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利用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进行奖补。
支持建设智能制造基地。指导赣江新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产业链及生产要素集中集聚,打造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比较完善、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智能制造基地。对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基地的,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一次性注入1000万元资金,支持其建设金融服务、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把赣江新区作为智能化改造重点区域,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重点建设若干“智能工厂”和 “智能车间”,提高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积极支持赣江新区围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对接国家工业强基发展目录,夯实制造业基础。对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购置设备的,省级财政给予后补助。指导和支持赣江新区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江西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以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安排节能与清洁生产专项,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企业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

优先布局赣江新区发展新经济

  支持建设中国中医药产业创新科技城。按照“双核驱动、协同发展”的布局要求,将赣江新区作为中国中医药产业创新科技城的主要选址区域,初步确定中国中医药产业创新科技城“一核”在赣江新区桑海产业园规划建设,重点布局和建设创新研发、展示交易、金融服务、高端人才公寓、成果转化等功能区块,着力构建创新研发高地、孵化加速高地、人才聚集高地、种植繁育培养高地。
支持打造中国互联网众创第一平台。协调和推动赣江新区与北京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加强合作,将专注产品创新设计的众创平台——洛客在赣江新区注册,成立洛客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落户南昌经开区,设立结算中心、运营中心,并以江西总部为核心在全国逐步建立运营分支,形成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发展格局,打造中国最大的以创新产品设计为核心的互联网众创平台。支持赣江新区依托洛客平台,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吸引全球创客,创新工业设计,培育新兴产业,打造赣江新区未来增长的新引擎。
支持打造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基地。按照省政府与浪潮集团签署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积极配合赣江新区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浪潮集团沟通合作。协调双方共同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合作建设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创新创业中心,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基地,助力推进赣江新区发展升级和绿色崛起。

增强赣江新区创新驱动能力

  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赣江新区围绕龙头企业、关键技术、重点产业,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支持虚拟现实、硅衬底LED等领域龙头企业牵头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优先推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鼓励区内企业申报省级新产品,并在立项、试产和验收等方面给予倾斜。在赣江新区优先实施全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活动专题计划,帮助企业提升研发与创新管理水平。
强化创新创业人才支撑。支持赣江新区成立创业大学,重点培育新经济领域的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家和中高层企业管理人员,促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赣江新区与省工信委干部双向交流机制,挑选优秀年轻干部双向挂职,实现培养人才与推动工作的无缝对接。
支持培育创业创新孵化基地。支持赣江新区围绕大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云计算等新产业、新经济,培育发展1-2个省级创业创新孵化基地,打造全省新经济企业创业创新高地。

推动赣江新区服务功能提升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支持赣江新区走产城融合之路,围绕投资者、创业者和从业者的需求,把工业园区作为未来城镇新区来打造,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与城镇布局相衔接、产业需求相配套。加快工业园区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从单一开发向多功能配套的综合开发转变。
加强公共平台建设。支持赣江新区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着眼企业共性需求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建设统一布局、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集群发展支撑体系。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安排500万元奖补资金,支持临空经济区建设物流园区。对“四大组团”的工业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给予工业园区专项资金支持。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统筹中国制造2025省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赣江新区加强技术改造、推进产业升级。支持组建江西省赣江新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助推区内成长性好、爆发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型企业加快发展。

抓住创新的“牛鼻子” 赣江新区发展活力“涌现”

  2月22日到23日,省委书记鹿心社在赣江新区调研时强调,创新是新区发展的“牛鼻子”,要使创新成为引领新区发展的第一动力。按照这一要求,赣江新区大力推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新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前不久,一份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大单让江西明匠智能制造公司经理钟洲忙得不亦乐乎。而去年这个时候,他还在陪着上海总部的董事长跑遍全国找投资地。当时,明匠公司希望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把资金都用在技术研发上,结果没少碰壁。
看准了智能制造这类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前景,赣江新区主动出击,联合银行、基金公司成立智能制造发展基金,出钱建好厂房、办公楼,用实实在在的诚意把明匠公司请进了江西。
现在,放手发展的明匠公司已经拿下欧洲工业4.0项目的资质,在它的带动下,赣江新区的智能制造版块也在国内有了充分话语权。不唯数据论英雄,这一招商理念的创新换来了赣江新区一个支柱产业的崛起。我省明确提出,优先安排在赣江新区开展各类先行先试,为全省发展提供示范,创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从项目签约到正式开工,位于赣江新区的卡耐新能源公司只用了短短六个月。”据悉,赣江新区这种政府部门追着企业办事的作风,得益于当地出台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赣江新区用电脑推算出项目推进时间表,设置红、黄、绿三色警示灯,一旦项目推进超时,相关干部的全年绩效考核都要泡汤。
抓住了创新这个牛鼻子,赣江新区的发展之路充满活力。(记者 敖敏)

编辑:丁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