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4年04月23日 经济晚报 首页
首页
  • ·设备更新效能提升
  • ·德安县:小蛋鸡“孵”出大产业
  • ·导读

□“推动‘1269’ 县域新作为”系列报道

信丰加速打造全球绿色PCB产业重镇

  信丰,地处江西南部,毗邻广东,“十纵十横”近百公里路网,学校、医院、生态公园、冷链物流园、商业综合体及高档住宅小区等一应俱全,被评为省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地表水年径流总量55亿立方米,常年保持国家二类水标准……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禀赋、厚实的产业基础使信丰成为赣州对接融入大湾区的前沿重地和桥头堡,造就了江西最大的PCB集聚区(PCB被称作电子产品之母,是计算机、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件)。

  2023年以来,信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信丰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1269”行动计划,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耕电子信息产业赛道,从基地到重镇、从产业区到核心区、从发展高地到首选之地,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深度融湾的征程中加快打造全球绿色PCB产业重镇。截至2023年底,信丰高新区拥有电子信息规上企业超120家,规上PCB及配套企业超60家,实现产值超过180亿元。


31x1信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貌(李健 摄).jpg

信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全貌。(李健 摄)


立足县情 实施产业发展“3215”行动计划


  电子信息是信丰的首位产业,PCB产业又是电子信息的重中之重。信丰对标省市战略性产业,立足县情实际和产业基础,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科学提出契合实际的“3215”发展思路(即: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3条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以绿色PCB、数字视听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和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在信丰投资和本土上市企业总数突破50家,其中头部上市公司15家),深耕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聚焦绿色PCB、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三大主攻方向,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打造全球知名绿色PCB产业重镇。


建圈强链 赋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五月的信丰,处处生机勃勃。行走在信丰高新区,记者看到各企业开足马力赶生产,工人铆足干劲、集中精力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当中,产业园内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绿意盎然、厂房林立的大族数控科技园内除了坐落着大族数控外,还有好几家精密机械制造公司,直线电机、车床经隔壁的麦逊电子一体化测试后,几分钟后即可到达大族数控车间用于生产PCB专用设备。设备出厂发货后,十几分钟即可送达园区的福昌发、科翔等PCB企业使用。在产业园里,这样的产业链布局随处可见。

  据了解,信丰大力招引龙头、上市公司等“链主”企业,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仅在2023年一年内就吸引50余家上下游龙头企业来县考察,并实现一大批配套产业项目落地。绿色PCB形成以景旺、科翔为代表的产业重镇,批复产能占全国13%,打造上游电子玻纤、覆铜板等电子信息新材料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中游PCB、PCBA、智能模组,下游智能终端的纵向到底、横向成群、配套完善的PCB产业链生态圈。高端装备制造形成以大族、绿萌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带动形成从切割、钣金、机加、电机、系统开发到产品集成的产业链集群。新能源形成以天能、铭利达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发挥磁场效应,做大做强产业链集群。在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中,已经有200余家电子信息企业扎根信丰、深耕信丰。

  2023年,信丰高新区被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授予“中国电子电路示范园区”称号,是全国五个之一、赣州唯一获此殊荣的开发区,将激励信丰在深度融湾、加快打造全球PCB产业重镇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科创赋能 驱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近年来,信丰不断深耕产业园区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厚度。着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创赋能“十大工程”,县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激励企业和各类人才敢创新、想创新、能创新。纵深推进“五链”深度融合,依托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建设高端研发机构,设立绿萌公司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引进47名知名专家博士到企业兼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破解技术难题110余项。高标准、高品质建设科创(赣州)未来小镇、创智谷和大学城,落地2所本科院校,打通产业人才引育无缝对接“快车道”。持续释放数字经济强劲动能,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实现全智能集配,关键参数全过程监控和追溯管理。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落地见效,建设“先进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PCB企业大数据平台,接入本地60余家PCB企业参与协同制造,助推企业降本增效。


深化改革 激发产业发展强劲活力


  据介绍,信丰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首位,推动要素集聚、构建现代化产业生态体系。强化园区平台支撑,大力实施“满园扩园”行动,园区规划总面积增至19.12平方公里,各项配套设施日益齐全,推动全县朝着加速打造全球知名绿色PCB产业重镇,以及成本最低、生态最好、配套最全的一流绿色PCB产业集聚区和生态圈目标迈进。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机制改革,构建评价指标、数据采集、分类评价、结果运用四大体系,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导向,围绕聚焦“管委会+平台公司”,深化园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全面激发发展活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行区域评估、模拟审批、联合验收“三步法”,实现“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设立惠企资金池,636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921项依申请类事项实现“一窗式”受理,894项政务服务实现“免证办”。实行“链长+链主”帮扶模式,健全政企早茶会、“5·20”企业服务日等制度,扎实开展“十个一批”精准帮扶企业活动,持续擦亮“信速办”营商品牌。

(全媒体记者 胡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