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1年06月09日 经济晚报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 · 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 提供超22万岗位
  • ·河畔水车
  • ·今年秋季起江西民办学校涨价需征求意见
  • ·反外国制裁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审议

反外国制裁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审议

为我国依法反制外国歧视性措施提供法治支撑和保障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7日下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记者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办公室了解到,一段时间以来,某些西方国家出于政治操弄需要和意识形态偏见,利用涉疆涉港等各种借口对中国进行造谣污蔑和遏制打压,特别是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依据其本国法律对中国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国家工作人员实施所谓“制裁”,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政府对这种霸权主义行径予以严厉谴责,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表达强烈义愤。为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反对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已多次宣布对有关国家的实体和个人实施相应反制措施。“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今年全国“两会”前后,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建议,认为国家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外国制裁法,为我国依法反制外国歧视性措施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和保障。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

  根据有关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认真研究各方面提出的立法建议,总结我国反制实践和相关工作做法,梳理国外有关立法情况,征求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意见,起草并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草案)》。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依照法定程序提出立法议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反外国制裁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赞成制定反外国制裁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完善性的意见建议。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反外国制裁法草案作了修改完善,依法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提出了审议结果报告和草案二次审议稿。

(据新华社)

◎同步播报

落地效果显现!

审计公报显示整改问题金额已超2545亿元

       近年来,我国审计整改力度持续加大,落地效果明显:截至2021年4月,对2019年度审计问题的整改金额已达2545.4亿元,制定完善制度3485项,追责问责722人。

       这是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透露的信息。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7日向常委会会议作了这个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央部门预算和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从对43个中央部门及所属439家单位2314.33亿元财政资金的抽查情况看,财政拨款执行率为89.08%,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审计发现中央与地方财政仍存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管理不完善、转移支付分配不够规范严格等问题;另外,有29个部门和176家所属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涉及资金合计9.05亿元。

       审计机关还围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医疗、养老、保障性安居工程、退耕还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问题,不断加强审计监督,深入揭示在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运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骗取套取手段花样翻新、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仍有漏缺、生态环保资金政策激励和引导作用发挥不充分等。

       报告还揭示了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情况:2020年5月以来,审计共发现并移送重大问题线索192起,涉及金额1430多亿元、人数1160多人。

       此外,7日,国务院关于202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报告称,2020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29.86亿元(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安排的经费),比预算数减少25.31亿元。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2.99亿元,减少3.79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5.95亿元,减少19.84亿元;公务接待费0.92亿元,减少1.68亿元。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