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1年10月15日 经济晚报 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
  • ·公告
  • ·强劲骨骼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
  • ·“吃瓜”会上瘾,八卦要节制
  • ·接触野生动物有讲究 和人越“亲”可能越危险

记者调查:“复诊不重复挂号”可行吗

  近日,在北京工作的彭先生向记者反映,前段时间因身体不舒服,他好不容易挂到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一名医生的号,并做了胃镜检查。因当天无法出检查结果,而挂号单上又标注“限当次当日有效”,他只能重新挂号。


调查:医院挂号诊病当日一次有效


  多位病人在采访中表示,他们与彭先生有过类似经历,不少医院的挂号单限当次当日有效。实际中,大多数情况下很多检查结果当天出不来,隔天后,需重新挂号找医生看结果、开药,有时临时预约又预约不到合适号源。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挂号诊病当日一次有效,第二天系统就会自动把前一天的名字清除,因此一般只限当日使用。如果医生只是看检查结果,可以不用挂号,但需要“见缝插针”,其他患者从候诊室出来后,赶紧找机会问下医生。如果患者检查、开药,或者进一步治疗,必须要重新挂号。

  不过,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一名医生表示,“挂号诊疗当日一次有效”是医院的规定。对于挂号的患者,超过当天且未重新挂号的患者,如果实在有需求,患者可以再找医生,一般会放在挂号患者的后面。“大部分患者可以接受,但也有患者情绪激动,想加号提前看,有时难免会与医生或病人之间产生矛盾。”该医生表示。

  实际上,2022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将“挂号诊疗当日一次有效”的规定变更为“医疗机构应当明确挂号有效时间,合理安排患者复诊次序。”

  上述医生称,多地大医院都存在挂号难的问题,尤其是北京大医院知名专家的号。在挂号问题上,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争议和矛盾。目前,有些医院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措施,但他所在医院还没推行这个措施。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表示,在医院信息化的当下,挂号信息存留时间问题可通过技术解决。比如,可以对每个专家设计一个系统,也可利用各种AI辅助技术进行辅助性协作和调整。目前,最大问题是医院未及时和患者之间形成互通。在这方面,门诊需要做的工作还比较多,如技术升级、程序优化、充分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赢得患者的信任。


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


  重庆西南医院推行了“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措施。该医院门诊部主任王放介绍,由于该院疑难重症患者特别多,当天拿到相应诊断结果的比例较小,跨天检查的患者很多。因此推行此措施,初衷和原则是在符合相应法律法规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尽量简化操作,通过一套完善程序全面保障患者权益。

  王放介绍,三日内复诊免挂号模式一般分几类。一是,当天能有检查结果的情况,尽量安排医生全天门诊,患者免费免挂号到原科室复诊,医院利用排队叫号信息系统解决相应诊断续写问题。二是,三天内需复诊的号源,实行三天内免费挂号。流程是以导医作为分诊,患者在复诊时先跟导医联系,导医介绍相应同级别教授,经患者同意后为其免费挂号。既保证复诊患者的号源供给,也通过免费的形式减少患者费用,既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能减轻就医难度。三是,专家号在7天内免费就诊。因重症患者相应检查会更多,再次看病时更愿选原专家坐诊,病人7日内无需再挂号,而是直接纳入7天内免费接诊。如果更换原专家续诊,则需要挂号,为了便于患者,会有减免优惠。

  “需注意的是,跨天后若更换诊疗医生,虽然免费,但重新挂号要按流程走。比如A教授开了检查,B教授做出诊断,从法律角度,做诊断的医生需对患者付法律责任,挂号记录和完善的法律文书可对医生进行法律责任约束,以此明确相应责任归属,这也是对患者的一种保护。”王放说。


如何解决复诊挂号问题?


  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姚淮芳说, 望、闻、问、切四法,是中医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如果是初诊患者,至少要有15分钟左右接诊时间,才能保障诊疗质量。按8点至12点工作时间来算,一名医生可以就诊30个患者,加上当天检查后复诊和三日内复诊的,很难想象医生几分钟看完一个病人。

  “医生半天门诊量限制在30号以内,专家号的门诊量限制20号至25号以内,包括复诊病人数,否则很难保障诊疗质量。”姚淮芳说。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勇认为,可以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医院、多学科门诊等途径完成门诊患者的后续诊疗。另外,加强门诊号源管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优化二次叫号系统、候诊提醒系统等,健全完善线上收(退)费、自主退号、集中检查检验预约、自助开单、报告查询等系统,科学精准调整各挂号渠道号源投放量,加强退号与爽约管理,建立退号惩罚和候补机制,提升号源使用效率。

(据央广网)